林業產業是規模最大的綠色經濟體,發展林業產業既是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也是共建全球生態文明的重要力量。
《中國林業產業》雜志記者(朱子桐 黃煥儀)從31日下午舉辦的第12屆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森博會”)新聞發布會了解到,11月1-4日,第12屆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在義烏國際博覽中心如期開展。
本屆展會以“合理利用林草資源 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共設國際標準展位3662個,吸引了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的1696家企業參展,展覽面積8.5萬平方米,參展商品10萬種以上,預計近50萬人次境內外采購商參展,展會規模繼續領跑國內同類林業展會。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林業和草原改革發展司副司長李玉印說:森博會致力于成為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傳播平臺。本屆森博會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念貫穿始終,緊緊圍繞“綠色發展”這個命題,堅持以引導綠色消費、綠色方式利用森林資源為己任,致力于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優質生態產品需求。
森博會致力于成為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實踐平臺。森博會積極參與并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以義烏“一帶一路”支點城市為依托,充分發揮森博會資源整合能力,切實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進一步做大做強“一帶一路”主題展區,吸引了阿富汗、俄羅斯、拉脫維亞、加拿大、泰國、越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展,設展位391個,比去年增長79.4%,將幫助更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林產品企業和代理商開拓市場。
森博會致力于成為“兩山”通道的重要雙向轉換平臺。森博會既是全國林業產業發展成果的一次展示,也為林業產業發展提供了一個交易平臺和信息平臺,拓寬了林產品銷售渠道,促進了林業產業轉型升級,開啟了林業從原生態到產業化,從“小打小鬧”到規模化的轉變,在綠水青山與鄉村振興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打通了“兩山”雙向轉換通道。
森博會致力于成為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撐平臺。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戰之年。森博會作為精準扶貧的有效模式,通過集聚盤活“林、草”要素資源,幫助貧困地區因地制宜壯大“美麗經濟”,將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產業優勢,讓林區產品變商品,讓自然資源變資產。
森博會致力于成為兩岸林業合作的重要交流平臺。臺灣農林精品展作為森博會的一張“名特優”名片,自第2屆森博會開始引入,已連續成功舉辦10屆,累計參展企業1799家,展位數4008個。展會不僅吸引了大批臺灣島內企業攜帶本土特色農林產品參展,也吸引了大批臺灣政要、基層農會領導和基層民眾,以及大陸各地臺商會的會長等前來義烏參觀考察、開展經貿洽談和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