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2016年第十二屆2016年第十二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深圳家居文化創意園分會場開幕首日,舉行了盛大的“全球家居創意設計產業峰會”,邀請深圳家居研究開發院品牌形象設計部經理潘燕丹、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家居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戴向東教授、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彭亮教授,從不同角度解讀文化創意潮流下家居設計變革的時代主題。
品牌解讀——品牌不僅是一個符號
作為中國家居行業核心研發機構,深圳家居研究開發院為全國數以千計的家居企業成功進行品牌、形象及戰略設計。潘燕丹從品牌化建設邏輯及設計案例展示等角度,詮釋品牌化與文化創意的關系,其中“八大家”品牌設計案例完美解讀了本次活動的文化創意內涵。
中國家居有品牌LOGO的企業十之八九,但是有品牌元素、品牌內涵及品牌價值的少之又少。許多企業甚至都沒有弄懂LOGO與品牌、企業品牌與產品品牌的差異,其結果必然是品牌的識別度和傳播力不足,企業品牌定位不清,發展難以為繼。
我們常說企業要忠于品牌,實際上更多是指品牌內涵、基因。品牌文化會隨時代而變化,如55屆的米蘭展在元素和形象上進行了多樣化的演繹,但是米蘭展的設計和創意內涵從未改變。因此,家具行業的文化創意轉型,應先從品牌化建設著手,不僅將品牌打造成為企業的符號,更是企業文化創意的形象表達。
細節見創意——基于技術美的創意設計
作為家居藝術與設計領域的專家學者,戴向東教授認為,創意設計更多指創造性的對資源進行整合,提升設計和品牌價值。而基于技術學的創意設計,更要關注功能美、材料美、結構美、形式美等方面,達到一種設計美學上的平衡。
結合多年國內外研究,戴向東教授特別推崇北歐在新材料和技術上的細節創新。眾所周知,米蘭展展示的是單品創新,沒有國內家居的系列創新,他們將材料的材質發揮到極致,將設計和材質進行多元化的組合,實現視覺上的平衡、色彩上的平衡,這種家居的細部美展現了強大的設計創新能力。
當然,所謂的“細節”并非單一的局部,戴向東教授闡釋說,不管是設計創新,還是文化創意,只有基于完善的理論體系,才能整合有關資源進行多樣化的組合和演繹,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產業創新。
析夢米蘭——未來中國家居行業格局解讀
2006年之2016年,彭亮教授十年尋覓米蘭國際設計趨勢,從尋夢、圓夢到析夢,在此次產業峰會上為未來中國家居行業格局劃下了前行的路徑。
從單一的家居展發展到全球時尚產業大秀場,米蘭展的成功讓全世界為之膜拜。正如2016年米蘭展廣告語所說“意大利不創造設計,意大利就是設計。”彭亮教授指出,時尚創意、原創設計和工匠制造,共同組成了意大利家居產業體系。
回顧中國家居企業的米蘭“朝圣”之旅,從Copy到reform,從改良設計到品牌打造,從看“新款”到觀“細節”,從看“產品制造”到讀“品牌故事”……中國家居距離國際設計潮流仍有不小的差距。最簡單的例子,米蘭展都是單品創新,把家居作為設計秀場的主角,而國內是系列創新、系列展示,家居產品是設計潮流的主角,究其原因,“產品生命太短”是一大問題,三五年的時間難以塑造像米蘭展上的經典。
對于未來中國家居行業格局,彭亮教授認為,既不是“設計——意大利造”,也不是“品質——德國造”,更不是“創新——美國造”,而是這三者在中國特色國情下的交集。
正如,文博會首屆深圳家居文化創意園分會場在深圳市政府的推動下隆重開幕,設計創新作為科學技術和管理之外的重要推動力,已經被國家和社會廣泛認可。希望借助深圳家居文化創意園的創新型平臺,匯聚全球時尚文化創意產業,依托深圳設計創意基因,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示范標桿,帶動中國傳統制造業的轉型,早日實現制造強國的夢想。
編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