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7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正式頒布實施,《意見》共六章二十六條,針對東北三省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經濟增速位列全國倒數的“硬著陸”狀態,在著力完善體制機制、結構調整、鼓勵創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個方面給予政策性指導。旨在促進東北地區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家居產業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一支“輕工”部隊,東北家居業將在參與東北全面振興中獲得哪些商機呢?
改革:把握“政策”,自主做強
在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結構歷來以“重工”為重,作為“輕工”的家居行業體量偏弱,勢單力薄,自我“滾雪球”成長的中小型民營企業,期盼得到資助做強做大。
《意見》明確,“加快轉變發展理念,支持民營經濟做大做強,使民營企業成為推動發展、增強活力的重要力量。”為東北家居企業發展提供了重磅政策支持。東北家居企業要把握政策帶來的“振興機遇期”,自主做強,實現快速發展。
一是主動參與市場競爭,在公開、公正、公平的條件下,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壯大家居企業和集團實力;二是爭取金融資本支持,利用國家“支持在東北地區興辦民營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契機,獲得發展資金,解決企業的“貸款難”,為家居企業新項目啟動和新產品打入市場創造條件;三是同步跟進東北地區“推進民營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在家居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成長為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民營企業集團和龍頭企業。
創新:研產合作,“智力”升級
東北地區擁有“中國實木家居產業基地”,誕生了多個實木家居品牌,近年來有的企業創新不強,活力不足,給人以“實木之鄉”市場不香的感覺。
《意見》明確,“要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為東北家居“向何處去”指明了的新方向。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東北家居企業要激發“內生發展動力”,形成研產合作,“智助”產業升級的發展模式,實現新的騰飛。
一是家居行業可借力《意見》關于完善區域創新體系的要求,把創新作為第一要務,通過品牌評優、產品參展、企業融資、市場推介等多項激勵措施,在家居行業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氛圍和環境,推動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
二是家居行業可借力《意見》關于支持東北地區推進創新鏈整合的要求,謀劃建立家居企業+科研院所(職業院校)+研發服務機構的“家居創新聯盟”,達成研產合作,讓更多的設計成果形成生產力,在國內外市場打響“東北家居”創新品牌。
三是家居行業可借力《意見》關于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要求,積極加入國家重點支持的“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中來,謀劃建立東北家居制造(高級工匠)、設計人才基地和人力資源庫,提升企業“智能”水平,為家居企業和產品結構轉型升級奠定“智力”基礎,進而提升產業競爭力。
市場:“一帶一路”,拓展內外
當下,受市場下行壓力影響,東北家居企業市場空間收縮,迫切希望從東北地區經濟振興中捕捉商機,收獲“錢景”。
《意見》為東北家居企業提供了諸多契機。
契機之一:“將東北地區打造成為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地區合作的中心樞紐。”東北家居企業要在對外拓展的“一帶一路”之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東北與俄遠東開發戰略、中韓自貿區建設提升東北進出口貿易水平等多項“政策激勵”中,發現新商機,收獲新前景。
契機之二:“推動和支持東北地區與京津冀地區融合發展,與山東半島經濟區互動合作,與長江經濟帶、港澳臺地區加強經貿投資合作。”東北家居企業要在創新市場、聯辦展會、品牌營銷、產業園區等方面,打破區域局限,與京津冀、環渤海、長三角等地的家居行業,尋求新合作,實現新發展。
契機之三:“加大對棚戶區改造及‘暖房子’等重大民生工程支持力度。”東北家居企業可積極參與棚戶區(工礦區)改造,及東北地區沿邊鐵路、寒區干線公路、干支線機場建設等重大工程中來,在招投標中展示企業定制家居、鐵路/機場家居的資質、信譽、品牌、設計、制造、服務實力,通過競爭把握大訂單,贏得大蛋糕。
東北地區及老工業基地振興事關“全面小康”戰略,國家支持力度空前,商機無限。希望更多的家居企業在參與東北振興戰略中,收獲大“錢景”,實現大發展。
編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