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大戰雙十一即將來臨,隨著網購的日趨火熱,越來越多的衣柜企業也開拓了電商板塊,加入到互聯網大戰之中。然而,眾所周知,線上市場如今規范程度不高,存在諸多惡性競爭行為,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10月21日,“建材行業健康發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宣講活動在北京召開。據悉,這次活動主要就新《消法》展開,對于衣柜企業來說,在線上爭奪戰中,“誠信”二字決不可拋。
家居建材網購糾紛層出不窮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我國個體私營企業占市場主體的96%以上,在廣大個體私營企業經營者中加大新《消法》宣傳力度,使經營者知曉法律規定,自覺遵守法律規定,依法經營,誠信經營,對于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對于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和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4年,工商部門受理的裝修建材產品類消費投訴有4萬件,同比增長24%,而工商部門受理的裝飾裝修類投訴同比增長為37%。根據投訴,家居建材類消費主要涉及到產品質量、環保以及退換貨和服務不到位等售后問題,“這應得到建材家居行業經營者的充分重視”,業內人士說到。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商渠道的火爆,線上購物所產生的消費糾紛層出不窮,新《消法》明確規定,應滿足消費者7天內無條件退換貨的要求。
衣柜企業堅持誠信經營是關鍵
在衣柜行業,觸電的大型企業很少,一是怕做電商沖擊原有的經銷商體系;二是衣柜在運輸、安裝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問題,容易有損耗、安裝水平也參差不齊。據了解,新《消法》提出的7天內無條件退換貨的要求,對衣柜產品而言實行難度較大。衣柜等產品的拆卸、包裝都需要專業人員操作,如果消費者不具備一定的技術實力操作起來難度很大。
另外,消費者自付退貨涉及“物流費和包裝費”,成本會很高。對于消費者而言,七天無理由退貨的硬性條件是買家承擔來回運費,這對于買家和賣家雙方而言貌似公平。但衣柜等產品不像是服裝鞋包等商品,物流費用動輒幾百元,一旦發生無理由退換貨,意味著消費者要平白無故損失數百元運費,而且還要自行拆裝聯系工人搬運聯系物流運送,這往往會導致消費者“打落牙齒往肚里吞”,或是找賣家補償些許費用不了了之,最終使得法律保護成為“美麗的泡沫”。
因此,盡管便捷高效的購物體驗與低廉的運營成本,使電商在與實體店較量的過程中逐漸占據優勢,但是衣柜企業在發展電商時,還需注重售后服務。因為衣柜產品并非快消品,售后環節的復雜程度較高,商家如果沒有針對線上平臺的專業物流、安裝和售后服務作基礎,消費者很難獲得對位服務。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近在咫尺,各大衣柜企業摩拳擦掌蓄勢待發,電商的火爆增加了線上購物所產生的糾紛,線上市場市場規范遠不如線下嚴格,在這種形勢下,衣柜企業堅持誠信經營勢在必行。